Online Access
http://140.127.82.166/handle/987654321/8282Abstract
[[abstract]]客家人的信仰種類繁多,深淺不一。其形式與內容混合了儒教、道教、佛教、少部份基督教,常常以佛教為形式,而內容為道教、儒教或少部份基督教。不同的宗教,其教義與形式不同,孙宙觀、認識論、本體論也不同,其人文、生活方式亦不同,知識的發展形態應不同。從教義上來看,儒教以人文為中心、道教以自然為中心,皆以實務為導向,有利應用科學之發展。佛教以超越形而上為導向,有利以理論科學數學發展。而基督教以創造為導向,有利發明之呈現。然而懷海德認為佛教本質是哲學,而尋找宗教信仰的形式。基督教本質是宗教信仰而尋找哲學的解釋,依此道教、儒教本質是哲學披附宗教的外衣,為此蔡元培認為中國沒有宗教,應以美育代替宗教,是也;非也。 為此本文乃在釐清客家人信仰的本質。從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中觀看客家人在不同時空所呈現的信仰形式與行為,以及對客家人在理論科學與應用科學發展上所造成的不同影響。Date
2011-07Identifier
oai:localhost:987654321/8282http://140.127.82.166/handle/987654321/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