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Access
http://140.128.103.12/handle/310901/1846Abstract
[[abstract]]在魏晉思想與文化的研究上,東晉時期向來是相對弱勢的一個區塊,這是因為研究者多以東晉處於玄學的尾聲,而宗教理論尚處萌芽階段,思想雜揉且開創性不足所致。事實上,東晉思想與文化的特色正在於它的多元性,不論是哲學、宗教、文學、藝術,乃至於其他文化活動都是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的。本文以「思想史」的研究方式,從東晉政經社群背景的探討開始,全面性地討論東晉士人階層的思想與文化的關係。全文概分為兩部分進行,第一部份以東晉玄學與宗教理論的研究為主。玄學以名教自然、宇宙、人生等命題分別進行討論,除看到東晉玄學受前代理論的影響外,也看到其結合佛學而呈現與前代不同的面貌。宗教則分佛教與道教兩方面討論:東晉可說是佛教中國化的關鍵時期,因對佛理的「格義」方式而產生了所謂的「六家七宗」,雖在某種程度曲解了原始教義,卻也使得佛教更為士人接受。在僧侶與當政者的折衝下,佛教與名教的關係由緊張轉為和諧,為之後隋唐佛學的蓬勃奠定了基礎。而道教除廣泛於東晉士人間流傳的天師道外,葛洪對道教理論的建立功不可誣,這也使得原本流傳於民間的道教進入士人階層而有了理論上的進步。在玄學與宗教的探討後,第二部份則將其結合東晉的文學、藝術(包含書法、繪畫、音樂)、飲茶、飲酒、服食、清談、博弈等文化表現,使得對東晉文化的理解不再是表面性的,而是從內在精神看見東晉文化的光芒。在本文的研究中,我們可重新認識東晉這個常為人忽略或帶有成見的百餘年面貌,進而給予東晉時期的思想文化一個較為合理且客觀的評價。Date
2008Type
博士Identifier
oai:localhost:310901/1846http://140.128.103.12/handle/310901/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