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ent Analysis and Legal Comparative o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Related Invention
Keywords
人類胚胎幹細胞幹細胞專利
專利檢索
專利分析
專利保護範圍
研究管制規範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
stem cell patent
patent search
patent analysis
patent protection scope
research regulation
Full record
Show full item recordOnline Access
http://hdl.handle.net/11455/21199Abstract
The resear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as triggered many legal issues recently. Therefore, the issues about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 and patent law are of special importance. This research tried to discuss such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policy o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 and patent protection. Firstly, a comprehensive stem cell patent search and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trend and current status of stem cell research. Furthermore, comparison of the regulations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 and patent protection of leading countries were made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stem cell patents grew significantly in 2001 and reached technical maturity in 2004.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of stem cell applications fell into medicinal preparations, stem cell preparations and culture media. Based on our results of stem cell patent search and analysis, this research compared the stem cell research regulations and patent protection scopes among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an Community, the United Kingdom, Germany, Japan and the South Korea. We discovered that all the countries took a strict legal construction except the United States. Compared with them, the legal regulation o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 in Taiwan is almost nonexistent. In addition, the amendment of examination guideline of biotechnology inventions in Taiwan has problems such as in conflict with the principle of patent law and insufficient explanation of new technology of stem cell research. Because of this situation, we suggest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 regulations in Taiwan should be of first priority and illegal use of human embryo or unpatentable types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inventions should be regulated by law. Moreover, following the trend of stem cell technology, the regulation of cell therapy, gene therapy and analysis or diagnostic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stem cells should be amended to support stem cell research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research awards or preference of business investment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improve development of stem cell industry in Taiwan.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之發展,近年來已經引起許多法律方面之關注,其中有關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與專利法間之議題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本研究嘗試從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與專利保護之間的法律政策進行探討。 首先利用幹細胞專利檢索和分析探討目前幹細胞研究之趨勢,並且瞭解各國幹細胞研究與發展狀況,進一步比較並歸納先進國家對於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之立法模式與規範特色。研究結果顯示,幹細胞專利件數從2001年開始大量成長,2004年進入技術成熟期,而幹細胞技術最重要的應用領域在於醫療用醫藥配製品、幹細胞培養、保存以及培養基的相關試劑等領域。基於幹細胞專利的檢索和分析結果,本研究進一步比較美國、歐盟、英國、德國、日本和南韓之幹細胞研究規範與專利保護範圍,發現除了美國對於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管制規範和專利範圍採取寬鬆態度之外,其他國家均採取嚴謹的規範態度。相較之下,我國目前對於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法律規範可以說是付之闕如。並且在幹細胞專利保護方面,本次對於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之修正,仍有與專利法之立法目的衝突、片面立法以及與本次修法目的顯有矛盾等缺失,相較其他國家之專利審查基準,對於幹細胞新興技術的說明也顯得不足。 據此,本研究建議我國應優先建制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管制規範,並以法律明訂違法使用人類胚胎之情況或不予專利之人類胚胎幹細胞發明態樣,另一方面配合幹細胞技術的應用趨勢,對於幹細胞相關的細胞療法、基因療法以及幹細胞特性檢測等潛在發展領域進行相關規範之增修,並且針對幹細胞產業設立研究基金、擬定獎勵研究或優惠投資方案,以達到促進幹細胞產業發展之政策目的。
詳目 簡目 i 詳目 iii 表次 xi 圖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第三節 研究動機 6 第四節 研究目的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 9 第六節 研究方法 9 第一項 文獻分析法 9 第二項 比較分析法 10 第三項 實證研究法 10 第七節 研究架構 11 第二章 幹細胞之概述 13 第一節 幹細胞之定義、特性與種類 13 第一項 幹細胞之定義與特性 13 壹、幹細胞之定義 13 貳、幹細胞之特性 13 一、自我更新性 14 二、單株性 14 三、潛能性 14 第二項 幹細胞之種類 15 壹、由分化潛能區分 15 一、全能幹細胞 15 二、潛能幹細胞 16 三、多能幹細胞 16 四、單能幹細胞 16 貳、由取得來源區分 17 一、胚胎幹細胞 17 二、胚胎生殖細胞 17 三、成體幹細胞 17 第二節 幹細胞之取得技術與取得來源 18 第一項 幹細胞之取得技術 18 壹、從胚胎或胎兒組織中分離 19 一、從囊胚中分離 19 二、從精原細胞中分離 21 三、胚胎單一細胞切片技術 21 四、孤雌生殖技術 22 貳、羊水幹細胞 23 參、細胞再程式化 24 一、體細胞核轉移技術 24 二、改變細胞核轉移技術 25 三、細胞融合技術 26 四、誘導性潛能幹細胞技術 26 第二項 幹細胞之取得來源 27 壹、卵子 27 貳、胚胎(受精卵) 27 參、流產或死產之胎兒 28 肆、成體細胞和身體組織 28 伍、羊水 28 第三節 幹細胞之應用 28 第一項 基礎研究 28 壹、細胞學研究 28 貳、發育學研究 29 第二項 應用研究 29 壹、再生醫療 29 貳、新藥開發 30 參、基因治療 30 肆、移植治療 30 第三項 產業上之應用 31 壹、幹細胞研發所需之試劑與工具 31 貳、藥物毒物測試與藥物研發 31 參、細胞治療 32 第三章 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相關發明與專利法之關連 35 第一節 專利保護之基本理論 35 第一項 專利保護之理論基礎 35 壹、財產權說 35 貳、報償說 35 參、鼓勵說 36 肆、公開說 36 伍、不當競爭防止說 36 陸、綜合說 37 柒、小結 37 第二項 專利制度之特色 38 壹、以保護技術創新為目的 38 貳、兼具有財產權與人格權之特徵 38 參、公益與私益並重 38 肆、提供重要的誘因 39 伍、國際共通的遊戲規則 39 第二節 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與專利法間之關聯性 40 第一項 生物科技產業之特性 40 第二項 專利保護與生物科技產業之關係 41 壹、專利為生物科技產業之創新能力指標 41 貳、專利為生物科技產業之重要無形資產 42 參、專利策略運用為生物科技產業之重要策略手段 42 第三項 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專利保護之重要性和特殊性 43 壹、適當的專利保護可鼓勵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發展 43 貳、考量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以固有專利制度保護之妥適性 43 參、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專利涉及宗教、倫理與道德之爭議 44 肆、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專利涉及社會公益考量 44 伍、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專利制度為幹細胞產業之重要因素 45 第四章 幹細胞專利之檢索與分析 47 第一節 專利檢索與分析概說 47 第一項 專利資訊之重要性 47 第二項 專利檢索與分析之目的 48 第三項 專利分析之方法與應用 49 第二節 幹細胞專利檢索 51 第一項 檢索策略 51 第二項 關鍵字的選擇 51 第三項 檢索結果 52 第三節 幹細胞專利分析 53 第一項 幹細胞相關專利概況分析 53 壹、歷年專利件數分析 53 貳、專利國別分析 56 一、幹細胞專利申請人國別分析 57 二、幹細胞專利發明人國別分析 58 參、申請區域分析 59 肆、幹細胞專利技術分析 60 一、幹細胞專利國際專利分類號初步分析 60 二、幹細胞專利次類分析 63 (一)A61K 63 (二)C12N 65 (三)A61P 66 (四)C07K 67 第二項 幹細胞專利個別技術領域分析 68 壹、個別技術領域概況 68 一、歷年申請專利件數 68 二、歷年獲証專利件數 69 貳、個別技術領域分析 70 一、Totipotent cell 70 (一)技術生命週期分析 70 (二)專利所屬國分析 72 (三)國際專利分類號分析 74 二、Pluripotent cell 76 (一)技術生命週期分析 76 (二)專利所屬國分析 77 (三)國際專利分類號分析 79 三、Multipotent cell 81 (一)技術生命週期分析 81 (二)專利所屬國分析 82 (三)國際專利分類號分析 84 四、Precursor cell 86 (一)技術生命週期分析 86 (二)專利所屬國分析 87 (三)國際專利分類號分析 89 五、Progenitor cell 91 (一)技術生命週期分析 91 (二)專利所屬國分析 92 (三)國際專利分類號分析 94 六、Stem cell 97 (一)技術生命週期分析 97 (二)專利所屬國分析 97 (三)國際專利分類號分析 100 第三項 胚胎幹細胞專利分析 102 壹、胚胎幹細胞之歐洲專利分類號 102 貳、胚胎幹細胞專利歷年專利件數分析 103 參、胚胎幹細胞專利國別分析 105 一、胚胎幹細胞專利申請人國別分析 105 二、胚胎幹細胞專利發明人國別分析 106 肆、胚胎幹細胞專利區域分析 107 第四節 小結 108 第五章 各國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專利法制之比較 111 第一節 美洲地區 111 第一項 美國 111 壹、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管制規範 111 一、限制聯邦經費補助之管制模式 112 二、柯林頓政府時期之管制措施 112 三、布希政府時期之管制措施 114 四、歐巴馬政府時期之管制措施 116 五、美國各州之相關立法 117 貳、美國專利法中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之專利保護 118 一、美國專利法下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之可專利性 119 (一)專利保護客體 120 (二)道德實用性 122 二、其他有關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之專利保護規範 123 第二節 歐洲地區 124 第一項 歐盟 125 壹、概說 125 貳、歐盟98/44號指令 127 一、立法背景與過程 127 二、規範內容 128 參、歐盟新興科技倫理小組之意見書 130 一、歐盟新興科技小組之法源與任務 130 二、第16號意見書之內容 130 肆、歐洲專利公約、施行細則和審查基準之規定 131 一、歐洲專利公約與施行細則之修訂過程 131 二、歐洲專利公約有關人類胚胎幹細胞之規範內容 133 伍、實務見解 135 一、異議部門對於EPC施行細則第28(c)條採取廣義解釋 135 (一)愛丁堡案之案件背景與法律爭點 135 (二)異議過程與異議部門之決定 136 (三)本案後續發展 138 二、擴大上訴委員會確立了異議部門之見解 139 (一)WARF案之案件背景與法律爭點 139 (二)審查過程及審查部門之意見 140 (三)上訴過程與技術上訴委員會之意見 142 (四)擴大上訴委員會之決定 146 (五)本案後續發展 148 第二項 英國 149 壹、英國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管制規範 149 一、1990年人工生殖暨胚胎學法 150 二、2001年人工生殖暨胚胎學(研究目的)規則與人類生殖複製法 151 三、2008年人工生殖暨胚胎學法 152 貳、1977年英國專利法有關生物相關發明之規定 155 一、英國專利法中有關生物相關發明之規定 155 二、英國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之說明 156 三、實務公告之說明 157 第三項 德國 159 壹、德國幹細胞研究管制規範 159 一、幹細胞法的立法過程 159 二、幹細胞法的內容 161 三、2008年幹細胞法之修正 162 貳、德國專利法之規定 165 一、德國專利法有關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之規定 165 二、專利實務上之態度 166 第三節 亞洲地區 167 第一項 日本 167 壹、日本幹細胞研究管制規範 167 一、人類胚胎幹細胞之取得與使用指導守則 168 二、人類複製技術規範法 170 三、特定胚胎處理指導守則 171 貳、日本特許法與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之規定 172 一、日本特許法中人類胚胎幹細胞之相關規定 172 二、日本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中有關人類胚胎幹細胞之規定 173 第二項 韓國 174 壹、韓國幹細胞管制規範概述 174 一、2005年生物倫理及安全法 174 二、2008年生物倫理及安全法 176 貳、韓國專利法與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之規定 177 一、韓國專利法中有關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之規定 177 二、韓國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之規定 177 第三項 中華民國 178 壹、我國幹細胞研究管制規範 178 一、2002年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倫理規範 179 二、2007年人類胚胎及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政策指引 180 二、人工生殖法之相關規定 181 三、人類胚胎及胚胎幹細胞研究條例草案 183 貳、我國專利法與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之規定 184 一、我國專利法之規定 184 二、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之規定 185 (一)2002年版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 185 (二)2007年版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 185 (三)本次修正生物相關發明審查準之檢討 187 第四節 小結與綜合比較 188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9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9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93 參考文獻 197 索引 209
Date
2010Type
Thesis and dissertationIdentifier
oai:ir.lib.nchu.edu.tw:11455/21199參考文獻 (一)書籍 王為敏、徐慶昇、文端連、林晉源(2002),生技投資的億萬商機,台北:時報。 吳庚(2006),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九版,台北:自版。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2004),生技產業技術鑑價模式分析,台北:自版。 許瓊文、劉尚志、蔡千姿、龍仕璋(2005),科技管理,台北:智勝。 許耀明(2009),歐盟法、WTO法與科技法,台北:元照。 陳信孚等(2008),幹細胞學,台北:教育部顧問室「生物及醫學科技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幹細胞與組織工程教學資源中心。 陳智超(2005),專利法:理論與實務,增訂二版,台北:五南。 陳達仁(2007),專利檢索與分析,二版,台北:經濟部智慧局。 黃文儀(2004),專利實務(第二冊),四版,台北:自版。 楊崇森(2003),專利法理論與應用,初版,台北:三民。 經濟部工業局(2007),2007生技產業白皮書,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裴雪濤(2003),幹細胞生物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謝銘洋(2001),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台北:自版。 謝銘洋(2008),智慧財產權法,初版,台北:元照。 DONALD S. CHISUM ET AL. (2004), PRINCIPLES OF PATENT LAW (3rd ed., Fundation Press). ROBERT LANZA ET AL. (2006), ESSENTIALS OF STEM CELL BIOLOGY xxv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RUSSELL B. KOROBKIN & STEPHEN R. MUNZER (2007), STEM CELL CENTURY: LAW AND POLICY FOR A BREAKTHROUGH TECHNOLOGY (Yale Uni. Press). (二)期刊論文 伍偉華(2006),人類幹細胞之利用與胚胎基本權之保障—以憲法比例原則為中心,憲政時代,第31卷第3期,頁361-380。 朱世霓(2002),英國有關複製人立法及胚胎幹細胞研究爭議發展始末及評析,科技法律透析,第14卷第3期,頁23-28。 朱世霓(2002),澳洲胚胎幹細胞研究最新立法趨勢簡析,科技法律透析,第14卷第11期,頁23-28。 何建志(1999),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的倫理與法律問題,生物科技與法律通訊,第3期,28-32頁。 何建志(2003),反反胚胎商品化的一些法律論證,律師雜誌,第285期,頁47-61。 何建志(2004),生物技術專利之最適範圍—產業政策與法律分析,臺大法學論叢,第33卷第5期,頁153-214。 呂旭峰、李美慧、廖容琪、李明錦、劉啟明(2007),印記基因的研究,醫檢會報,第22卷第5期,頁1-10。 李冠儀、鄧文炳(2005),國內胚胎幹細胞的專利與產業化研究議題是否失焦,智慧財產權月刊,第82期,頁43-55。 李素華(2001),區域性專利制度整合之國際趨勢-歐洲專利及共同體專利制度,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第31期,頁42-46。 李素華(2002),德國胚胎幹細胞法(草案)介紹與淺析,科技法律透析,第14卷7期,頁22-27。 李素華(2003),生物科技發展與智慧財產權保護,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6卷第1期,頁74-81。 李震山(2002),胚胎基因工程之法律意涵—以生命權保障為例,臺大法學論叢,第31卷第3期,頁1-15。 李震山(2002),德國「幹細胞法」之介評,月旦法學,第87期,頁1-15。 明克爾(2008),取代胚胎幹細胞的方案,科學人,第73期,頁12-13。 邱玟蕙(2006),臍帶血幹細胞及其衍生物之所有權歸屬,臺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4期,頁189-235。 邱玟蕙(2007),由臍帶血幹細胞之所有權歸屬論其捐贈與自存契約之效力,東吳法律學報,第18卷第3期,頁91-122。 胡育誠(2003),基因治療的過去與展望,科學發展,第372期,頁42-45。 孫玉苓、林志生、周祐吉(2003),我國專利法係人類胚胎幹細胞相關發明可專利性之研究,科技法律透析,第15卷第8期,頁31-45。 孫琍瑋、詹炳燿,探討專利檢索與專利地圖尚待解決之爭議,第八屆管理學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C-89-C106。 孫智麗(2003),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現況與產業創新策略,經濟情勢暨評論,第9卷第2期,頁113-139。 翁岳生(2003),比較法學之理念與實踐,月旦法學,第98期,頁8-9。 許耀華(2005),由愛丁堡一案探討歐洲專利局對人類胚胎幹細胞可專利性之立場,政大智慧財產評論,第3卷第2期,頁33-57。 陳文吟(2001),由胚胎幹細胞研究探討美國專利法上「道德」實用性因應生物科技的必要性,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49期,頁179-223。 陳志忠(2007),胚胎憲法地位之研究—以醫療性複製胚胎為例,東吳法律學報,第18卷第3期,頁41-90。 陳志忠(2008),胚胎及胚胎幹細胞研究之法律規範—瑞士胚胎幹細胞研究法對我國之啟示,政大法學評論,第104期,頁61-128。 陳宥杉、耿筠、陳碧俞、陳柏勳(2007),以專利分析探討第三代行動通訊之研發現況,資訊科學應用期刊,第2卷第2期,頁115-128。 陳建璋(2008),歐體法院初步裁決制度淺論,歐洲國際評論,第4期,頁111-127。 陳英鈐(2002),人類幹細胞研究的法議題,政大法學評論,第67期,頁1-58。 陳英鈐(2003),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法問題—胚胎的基本權利地位,律師雜誌,第285期,頁16-29。 陳英鈐、李政憲(2008),日本胚胎幹細胞研究管制體系(上),政大法學評論第104期,頁129-182。 彭瓊芳(2003),幹細胞移植與管理,律師雜誌,第285期,頁62-73。 曾淑瑜(2003),人類胚胎在法律上之定位及其保護,法令月刊,第45卷第6期,頁4-17。 程明修(2000),歐洲「人權暨生物醫學公約」與人類胚胎幹細胞之研製管制,月旦法學,第65期,頁197-205。 黃文儀(2008),歐洲專利局上訴委員會及其決定,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20期,頁82-118。 黃承啟(2007),胚胎幹細胞之法制研究—以美國法為例,法學叢刊,第208期,頁143-159。 黃效民(2001),幹細胞之研究與應用,國家衛生研究院通訊,第6卷第4期,苗栗:國家衛生研究院,頁6-15。 雷文玟(2004),解構我國胚胎保護規範體系—發現父母生育自主的地位,臺大法學論叢,第33卷第4期,頁1-36。 雷文玟、牛惠之(2003),生物科技發展脈絡下之胚胎議題—一個法規範穩定思維的觀點,律師雜誌,第285期,頁30-46。 褚志斌(2006),製造胚胎幹細胞的新技術與瓶頸,國科會國際合作簡訊,2006年4月,頁34。 劉尚志、林三元、宋皇志(2006),法學實證研究之發展:詮釋法學的侷限與突破,2006第一屆全國法學實證研究研討會論文集,頁3-39。 劉承慶、劉承愚(2003),人體組織應用於生物科技之管制法令與財產權,月旦法學,第93期,頁254-269。 劉億成(2005),專利審查應否援用公序良俗作為審定之標準—從人類胚胎幹細胞之可專利性談起,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4卷,頁197-244。 歐永銘(2008),論人工生殖法對幹細胞研究與發展之影響,月旦法學,第156期,頁89-102。 潘震澤(2002),孤雌生殖與胚胎幹細胞,科學發展,第352期,頁66-67。 蔡偉博(2002),關節軟骨再生—化不可能為現實,科學發展,第356期,頁14-17。 璩大維(2008),論胚胎幹細胞研究的憲法問題與新建言—生命權與人性尊嚴,律師雜誌,第341期,頁84-101。 謝銘洋、宋皇志、李素華(2005),從歐洲觀點看幹細胞相關發明之可專利性,月旦法學,第118期,頁63-89。 Christoph Ann (2006), Patents on Human Gene Sequences in Germany: On Bad Lawmaking and Ways to Deal With It, 7 GERMAN L. J. 279. Cowan CA, Atienza J, Melton DA, Eggan K. (2005), Nuclear Reprogramming of Somatic Cells after Fusion with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309 SCI. 1369. De Coppi P, Bartsch G Jr & Siddiqui MM, et al. (2007), Isolation of Amniotic Stem Cell Lines with Potential for Therapy, 25 NAT BIOTECHNOL. 100. Debora Spar (2004), The Business of Stem Cells, 351 N. ENGL. J. MED. 211. Egli, D, Rosains, J, Birkhoff, G, Eggan, K. (2007), Developmental Reprogramming After Chromosome Transfer into Mitotic Mouse Zygotes, 447 NAT. 679. Gail R. Martin (1981), Isolation of a Pluripotent Cell Lline from Early Mouse Embryos Cultured in Medium Conditioned by Teratocarcinoma Stem Cells, 78 PROC. NATL. ACAD. SCI. U.S.A 7634. Hyper Over Experience; Stem Cells and Business, THE ECONOMIST, Sep. 24, 2005. Irina Klimanskaya et al. (2006),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Single Blastomeres, 444 NAT. 481. Ivan Damjanov (2005), The Road From Teratocarcinoma to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1 STEM CELL REV. 273. James A. Thomson et al. (1998), Embryonic Stem CellLlines Derived from Human Blastocysts, 282 SCI. 1145. Karl Bergman & Gregory D Graff (2007), The Global Stem Cell Patent Landscape: Implications for Efficient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25 NAT. BIOTECH. 419. Kyle Jensen & Fiona Murray (2005),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ndscape of the Human Genome, 310 SCI. 239. Lin, H., Lei, J., Wininger, D., et al. (2003), Multilineage potential of Homozygous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Metaphase II Oocytes, 21 STEM CELLS 152. Lori Pressman et al. (2006), The Licensing of DNA Patents by US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 Empirical Survey, 24 NAT. BIOTECH. 31. Martin Evans & Matthew H. Kaufman (1981), Establishment in Culture of Pluripotential Cells from Mouse Embryos, 292 NAT. 154. Meissner A, Jaenisch R. (2006), Generation of Nuclear Transfer-derived Pluripotent ES cells from Cloned Cdx2-deficient Blastocysts, 439 NAT. 212. Michael J. Shamblott et al. (1998), Deriva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Cultured Human Primordial Germ Cells, 95 PROC. NATL. ACAD. SCI. 13726. New Rules for Stem Cell Patens in United Kingdom ?, 2 NAT. REV. D. DIS. 766. Revazova ES, Turovets NA & Kochetkova OD, et al. (2007), Patient-specific Stem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Human Parthenogenetic Blastocysts, 9 CLONING STEM CELLS 432. Sina A. Muscati (2004),“Some More Human Than Others”: Assessing the Scope of Patentability related to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 44 JURIMETRICS J. 201. Takahashi K, Tanabe K, Ohnuki M, et al. (2007),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Adult Human Fibroblasts by Defined Factors, 131 CELL 1. Takahashi K, Yamanaka S. (2006),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and Adult Fibroblast Cultures by Defined Factors, 126 CELL 663.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mark Office (1987), Notice: Animals – Patentability, 1077 OFFICAL GAZETTE U.S. PAT. & TRADEMARK OFF. 24. http://www.justinhughes.net/patentingpeople/papers/Quigg.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7/10)。 Vrana, K.E., Hipp, J.D., Goss, A.M., et al. (2003), Nonhuman Primate Parthenogenetic Stem Cells, 100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911. Young Chung et al. (2006), Embryonic and Extraembryonic Stem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Single Mouse Blastomeres, 439 NAT. 216. Yu J, Vodyanik MA, Smuga-Otto K, et al. (2007),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Human Somatic Cells, 318 SCI. 1917. (三)研究報告 AURORA PLOMER ET AL.(2006), STEM CELL PATENT: EUROPEAN PATENT LAW AND ETHICS REPORT, http://www.nottingham.ac.uk/law/StemCellProject/project.report.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6/9)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3), COMMISSION STAFF WORKING PAPER REPORT O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http://ec.europa.eu/research/press/2003/pdf/sec2003-441report_en.pdf (上次瀏覽日期:2009/5/28)。 DEPARTMENT OF HEALTH (2002), STEM CELL: MEDICAL PROGRESS WITH RESPONSIBILITY, http://www.dh.gov.uk/prod_consum_dh/groups/dh_digitalassets/@dh/@en/documents/digitalasset/dh_4065085.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7/6)。 GERMAN NATIONAL ETHICS COUNCIL (2001), OPINION ON THE IMPORT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ttp://www.ethikrat.org/_english/publications/stem_cells/Opinion_Import-HESC.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5/28)。 GERMAN NATIONAL ETHICS COUNCIL (2007), OPINION ON SHOULD THE STEM CELL LAW BE AMENDED?, http://www.ethikrat.org/_english/publications/Opinion_Should_the_Stem_Cell_Law_be_amended.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7/7)。 HUMAN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LOGY AUTHORITY (2005), EMBRYO RESEARCH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IS WORK, http://www.hfea.gov.uk/cps/rde/xbcr/SID-3F57D79B-80B03137/hfea/2005-01-07_FINAL_European_Consortium_EACC_public_attitudes_to.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6/7)。 NATIONAL INSTITUTION OF HEALTH (2001), STEM CELLS: SCIENTIFIC PROGRES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http://stemcells.nih.gov/staticresources/info/scireport/PDFs/fullrptstem.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7/13)。 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an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 Develop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patent law in the field of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SEC(2002) 545final). 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an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 Develop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patent law in the field of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SEC(2005) 943). RUSSELL KOROBKIN & STEPHEN R. MUNZER (2006), STEM CELL RESEARCH AND THE LAW (Public Law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 Paper Series, UCLA School of Law). STUDY COMMISSION OF LAW AND ETHICS IN MODERN MEDICINE (2001), RESEARCH IN IMPORTED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ttp://webarchiv.bundestag.de/archive/2007/0108/parlament/gremien/kommissionen/archiv14/medi/2zwisch_engl.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5/30)。 THE PRESIDENT’S COUNCIL ON BIOETHICS (2004), MONITORING STEM CELL RESEARCH, http://www.bioethics.gov/reports/stemcell/pcbe_final_version_monitoring_stem_cell_research.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5/20)。 THE PRESIDENT''S COUNCIL ON BIOETHICS (2005), ALTERNATIVE SOURCES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A WHITE PAPER OF THE PRESIDENT''S COUNCIL ON BIOETHICS, http://www.bioethics.gov/reports/white_ paper/alternative_sources_white_paper.pdf (上次瀏覽日期:2009/5/21)。 WORLD INTELLEC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2008), WORLD PATENT REPORT: A STATISTICAL REVIEW, http://www.wipo.int/export/sites/www/ipstats/en/statistics/patents/pdf/wipo_pub_931.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6/30) (四)學位論文 吳珮琳(2005),《生物材料專利對科技發展之衝擊及其可能管制方式之探討—以胚胎幹細胞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光申(2008),《台灣幹細胞產業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芃嶢(2001),《人類胚胎幹細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s)研究及醫療應用之法律建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振宇(2005),《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規範之合憲性探討》,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映潔(2008),《幹細胞研究與再生醫療產品之法律規範》,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文昇(2006),《論美國專利法及拜杜法案對生技產業發展之影響—兼論我國專利法及科學技術基本法》,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夏堪臺(2006),《幹細胞運用之法律評析》,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玉苓(2005),《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之法律管制及發明之專利保護》,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忠漢(2007),《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管制之探討:以醫療性複製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勳慧(2008),《英美幹細胞研究之政治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書琴(2006),《胚胎幹細胞研究之憲法容許性》,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億成(2004),《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與應用之可專利性研究》,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衛品妃(2003),《由生物技術論人類幹細胞之可專利性》,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雅鴻(2005),《汽車用安全氣囊布料之專利及材料分析》,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思嘉(2005),《以專利計量學探討遺傳工程研究之生產、影響與關聯程度》,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四)網路資料 "Edinburgh Patent" appeal withdrawn, http://www.epo.org/topics/news/2007/20071120a.html(上次瀏覽日期:2009/6/14)。 David,專利地圖分類與策略性專利地圖內涵,專利情報,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研究室,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pclass/2008/pclass_08_A016.htm(上次瀏覽日期:2009/5/4)。 Emma Barraclough, Edinburgh Owner Withdraws Appeal, Dec. 3, 2007, http://www.managingip.com/Article/1776324/Edinburgh-patent-owner-withdraws-appeal.html(上次瀏覽日期:2009/6/14)。 EPO Enlarged Board of Appeal Turns Down WARF Stem Cell Application, http://www.iam-magazine.com/blog/Detail.aspx?g=344885b9-fffc-44dd-ba01-290c2883fcb9(上次瀏覽日期:2009/6/19)。 EPO Rejects WARF Stem Cell Patent, Nov. 28, 2008, http://www.managingip.com/Article/2059365/EPO-rejects-WARF-stem-cell-patent.html(上次瀏覽日期:2009/6/18)。 German Scientists Call For Review Of Stem Cell Act, Nov. 11, 2006, http://www.bio-medicine.org/medicine-news/German-Scientists-Call-For-Review-Of-Stem-Cell-Act-15713-1/(上次瀏覽日期:2009/6/1)。 Ira Herrmann et al., German Parliament Passes Amendment to Stem Cell Act, Jan. 26, 2008, http://www.eurostemcell.org/commentanalysis/german-parliament-passes-amendment-stem-cell-act(2009/5/28)。 Menlo Park, Geron Issues Statement Regarding EPO Decision in WARF Patent Appeal, Nov. 29, 2008, http://www.ag-ip-news.com/getArticle.asp?Art_ID=6560&lang=en(上次瀏覽日期:2009/6/18)。 No European Patent for WARF/Thomson Stem Cell Application, Nov. 27, 2008, http://www.epo.org/topics/news/2008/20081127.html(上次瀏覽日期:2009/6/18)。 Soonwoo Hong, The Magic of Patent Information, http://www.wipo.int/export/sites/www/sme/en/documents/pdf/patent_information.pdf (上次瀏覽日期:2008/12/25)。 Wei-Chiao Chang,生物:科學上的聖杯—RNA干擾(RNAi),網址: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751%22(上次瀏覽日期:2009/8/31) Yoonjin Byun, Biotechnology-Related Patents under Patent Act of the Korea – Based on the Patent Examination Guideline for Biotechnology Inventions, http://jay.law.ou.edu/faculty/kershen/IPRLM/Jean%20Byun%203rd%20Korea%20OkJoLT%20--%20Final%20(Guidelines).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6/22)。 大紀元新聞網,動物界福音 另類療法大行其道,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8/8/13/n2226946.htm(上次瀏覽日期:2009/6/30)。 中時電子報,生物專利審查基準 生技業盼放寬,網址: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2050901+122007053100449,00.html?source=rss(上次瀏覽時間:2008/12/25)。 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修正草案公聽會意見及研復說明文件,下載網址為:http://www.tipo.gov.tw/ch/MultiMedia_FileDownload.ashx?guid=64203e51-8c5b-4b55-827f-3736e378fcb2(上次瀏覽時間:2008/12/25)。 自由時報電子報,胚胎幹細胞草案通過/我國准人獸胚胎研究禁複製人,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l/25/today-life3.htm(上次瀏覽時間:2008/12/25)。 行政院新聞局,行政院即時新聞,行政院第3102次院會決議及劉院長提示,網址: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38817&ctNode=3852&mp=1(上次瀏覽時間:2008/12/25)。 車慧中,如何利用專利分析協助研發,網址:http://www.gainia.com/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117(上次瀏覽日期:2009/4/30)。 林河名,生技革命 面臨法律與倫理爭議,聯合報第6版,2002/8/26,網址:http://www.bionet.org.tw/knowledge/l_0826.htm(上次瀏覽日期:2009/6/25)。 張仲謙,國防科技與專利管理—以美國海軍國防科技管理經驗探討專利管理策略,http://oldweb.tipo.gov.tw/NSclient/NS/Report/7/%E7%BE%8E%E5%9C%8B%E6%B5%B7%E8%BB%8D%E5%B0%88%E5%88%A9%E5%88%86%E6%9E%90%E5%8F%8A%E7%AE%A1%E7%90%86%E7%AD%96%E7%95%A5.pdf(上次瀏覽日期:2009/7/13)。 張智為,英國專利局公佈幹細胞研究之專利定位,元勤科技智識網,網址:http://www.ipnavigator.com.tw/news/news_view.asp?NewsID=20030703102749(上次瀏覽:2009/6/6)。 陳冠華,專利計量,網址:http://research.dils.tku.edu.tw/epaper/30/0607-1.htm(上次瀏覽日期:2009/4/2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站公告資訊,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修正草案公聽會意見及研復說明,網址:http://www.tipo.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656(上次瀏覽時間:2008/12/2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站公告資訊,有關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修正說明,網址:http://www.tipo.gov.tw/ch/MultiMedia_FileDownload.ashx?guid=01dbc403-acf2-4766-91e6-229e39600147(上次瀏覽時間:2008/12/2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站公告資訊,預定6月6日下午召開之第2場生物相關發明審查基準修正草案公聽會取消,網址:http://www.tipo.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647(上次瀏覽時間:2008/12/25)。 褚志斌,精子新用途?利用精原細胞製造幹細胞,網址為: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ochimaru/3/1269979087/20060608225243/(上次瀏覽日期:2009/7/12)。
http://hdl.handle.net/11455/2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