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words
KEEP教材;內容分析法;能源教育概念;翰林版小學教科書KEEP instructional materials;content analysis method;energy education concepts;Hanlin Version of Elementary Textbooks
[[classification]]25
Full record
Show full item recordOnline Access
http://ntuer.lib.ntue.edu.tw/handle/392430000/1196Abstract
學年度:97 學位:碩士;學號:A968h017[[abstract]]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及分析小學各領域教科書中,涵蓋能源教育概念的分量及分布的情形,研究樣本為九十七學年度翰林版小學七大領域及生活課程教科書,總共76冊,研究方法主要採內容分析法,研究工具為「KEEP教材能源教育內涵概念分析表」,共分為4大主類目、11項次類目及58個內涵概念,並以教科書內容之「段落」為分析單位,資料分析處理主要採百分比與次數統計,主要分析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內容之分量,以及涵蓋能源教育概念次數在4大主類目及11項次類目分布之情形。經由統計分析,本研究獲致下列幾點重要的結論: 一、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內容之分量百分比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最高,生活課程次之,其餘依序為社會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綜合活動領域、語文領域(國語)、藝術與人文領域、數學領域。 二、所有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數總共是1418個,其中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所涵蓋的能源教育概念數最多,其次依序是社會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綜合活動領域、語文領域(國語)、生活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數學領域。 三、所有領域教科書涵蓋的1418個能源教育概念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中,所占百分比最高的次類目為「4-1能源使用的管理」、其餘依序為「1-3生物系統中的能量流動」、「1-2無生物系統中的能量流動」、「2-1能源的開發與消耗」、「3-1環境與生活品質的影響」、「1-1能量的定義與自然法則」、「4-2能源發展和利用的未來展望」、「2-2再生能源的開發」、「3-3社會經濟的影響」、「1-4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3-2健康與安全的影響」。 四、所有領域教科書所涵蓋的1418個能源教育概念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中,以「能量的概念」所占的百分比最高,其次依序為「能源的管理」、「能源的開發」及「能源開發的影響」。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ercentage and distribution of energy education concepts found in the textbooks of various fields of study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specimen, this study takes all of the Hanlin version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 including seven fields of study and Life Skills Course, 76 books in total, as specimens. In methodology, this study adapts “content analysis”. In tool, this study makes use of “Analysis Table of Energy Education Concepts Contained in KEEP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4 themes, 11 categories and 58 content concepts and further takes a “paragraph” of the context book as analysis unit. In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this study adapts percentage and frequency statistics process, centering on analyzing the “constituent of energy education concepts” contained in the textbook of each field of stud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quency of energy education concept” in the 4 themes and 11 categories.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es, this study comes to some vital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 In the constituent percentage of energy education concepts contained in the textbook of each field of study, both Natural Science Life Technology/Skills are ranked atop, Daily Life course next, and the followed by the follows to the ranking, namely Social Studies, Health & Physical Education, General Activities, Language Art (Mandarin), Arts and Humanities, and Mathematics. (2) In total 1418 items of energy education concept are covered by textbooks of all fields of study. Among the 1418 items, the energy education concept items contained in Natural Science and Life Technology/Skills rank atop, and followed by the follows to the ranking, namely Social Studies, Health & Physical Education, General Activities, Language Art (Mandarin), Arts and Humanities, and Mathematics. (3) For the 1418 items of energy education concept contained in the textbooks of all fields of study, to their distribution in the 11 categories, “4-1 Managing Energy Resource Use” ranks atop, and the rest rank as follows to percentage ranking, namely “1-3 Energy Flow in Biological System”, “1-2 Energy Flow in Non-biological System”, “2-1 Energy Development and Consumption”, “3-1 Impact to Environment and Life Qualify”, “1-1 Energy Definition and Natural Laws”, “4-2 Prospects on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se”, “2-2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3-3 Impacts to Social Economy”, “1-4 Energy Flow in the Ecological System”, and “3-2 Impacts to Health and Safety”. (4) 1418 items of energy education concept are covered by textbooks of all fields of stud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ncept items in the four themes, the percentage in “We Need Energy” hold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followed by those in “Managing Energy Resource Use”, “Developing Energy Resources” and “Effects of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pectively to the percentage ranking.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4 第四節 相關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能源教育的相關理論 7 第二節 能源教育的發展 20 第三節 能源知識概論 29 第四節 美國KEEP能源教育教材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7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0 第三節 研究樣本 6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1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 6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內容分量之分析比較 67 第二節 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 71 第三節 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結論 133 第二節 建議 136 參考文獻 139 一、中文部分 139 二、英文部分 143 附錄 145 附錄一、專家效度審查名單(依姓氏筆劃排列) 145 附錄二、專家效度審查問卷 146 附錄三、專家效度審查結果 162 表次 表2-1-1具體能源教育目標 15 表2-4-1 KEEP能源教育教材四大主題與次主題 43 表2-4-2 KEEP教材四大主題之單元教學活動 44 表3-2-1 KEEP教材能源教育概念類目分析表 54 表3-2-2 KEEP教材能源教育內涵概念分析表 55 表3-5-1評定員相互同意度(四下及六上社會) 63 表3-5-2評定員相互同意度(三上及六下健康與體育) 63 表3-5-3評定員相互同意度(三上及五上自然與生活科技) 64 表3-5-4評定員相互同意度(一下及二下生活課程) 64 表3-5-5評定員相互同意度(四上及五上藝術與人文) 64 表3-5-6評定員相互同意度(四下及六上綜合活動) 64 表3-5-7評定員相互同意度(二下及四上國語) 64 表3-5-8評定員相互同意度(四下及五上數學) 64 表3-5-9評定員平均相互同意度 65 表3-5-10評定員信度 65 表4-1-1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分析表 67 表4-2-1數學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次數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 72 表4-2-2語文領域(國語)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 74 表4-2-3社會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 77 表4-2-4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 80 表4-2-5健康與體育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 83 表4-2-6藝術與人文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 85 表4-2-7綜合活動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 88 表4-2-8生活課程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 91 表4-2-9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次數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 94 表4-2-10 教科書涵蓋11項次類目內涵概念次數統計表 99 表4-2-11 數學領域相關單元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一覽表 101 表4-2-12 語文領域(國語)相關單元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一覽表 102 表4-2-13 社會領域相關單元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一覽表 103 表4-2-14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相關單元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一覽表 106 表4-2-15 健康與體育領域相關單元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一覽表 109 表4-2-16 藝術與人文領域相關單元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一覽表 111 表4-2-17 綜合活動領域相關單元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一覽表 112 表4-2-18 生活課程相關單元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一覽表 113 表4-3-1數學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 114 表4-3-2語文領域(國語)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 116 表4-3-3社會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 118 表4-3-4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 120 表4-3-5健康與體育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 121 表4-3-6藝術與人文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 124 表4-3-7綜合活動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 126 表4-3-8生活課程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 128 表4-3-9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次數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 130 圖次 圖2-1-1 能源的形式與轉換過程 8 圖2-1-2 能源教育目標發展架構圖 15 圖2-1-3 我國能源教育目標系統 16 圖2-1-4 能源教育縱斷面的內容 18 圖2-1-5 能源教育橫斷面的內容 19 圖2-2-1 能源教育體系圖 23 圖2-2-2 台灣地區能源政策及執行措施架構 24 圖2-2-3 能源教育推動系統圖 28 圖2-3-1 不同型態的能量及其轉換 31 圖2-3-2 能源的種類 32 圖2-4-1 能源教育概念架構 46 圖3-1-1 研究流程圖 48 圖3-1-2 研究架構圖 49 圖3-2-1 KEEP教材能源教育內涵概念架構圖 53 圖4-1-1 各領域教科書劃分之段落數 68 圖4-1-2 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段落數 69 圖4-1-3 各領域教科書畫分之總段落數與涵蓋能源教育概念段落數 69 圖4-1-4 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內容分量百分比 70 圖4-2-1 數學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之分布情形 73 圖4-2-2 語文領域(國語)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之分布情形 75 圖4-2-3 社會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之分布情形 78 圖4-2-4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之分布情形 81 圖4-2-5 健康與體育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之分布情形 84 圖4-2-6 藝術與人文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之分布情形 86 圖4-2-7 綜合活動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之分布情形 89 圖4-2-8 生活課程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之分布情形 92 圖4-2-9 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數 95 圖4-2-10 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之分量百分比 96 圖4-2-11 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11項次類目之分布 98 圖4-3-1 數學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四大主類目之分布 115 圖4-3-2 語文領域(國語)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四大主類目之分布 117 圖4-3-3 社會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四大主類目之分布 119 圖4-3-4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四大主類目之分布 121 圖4-3-5 健康與體育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四大主類目之分布 123 圖4-3-6 藝術與人文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四大主類目之分布 125 圖4-3-7 綜合活動領域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四大主類目之分布 128 圖4-3-8 生活課程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四大主類目之分布 129 圖4-3-9各領域教科書涵蓋能源教育概念在4大主類目之分布百分比 132 一、中文部分 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2008)。KEEP能源教育教材電子書。未出版。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市:幼獅。 王光復(1987)。能源教育之內涵與預期功能。中學工藝教育20(7),2-6。 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1993)。高級中學基礎理化課本第二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田振榮(1991)。當前重要的教育課題-能源教育。技職雙月刊,6,27-32。 田振榮(1993)。美國能源教育發展的經驗。能源季刊23(2),10-21。 田振榮(1997)。推動能源教育之現況與檢討。技職雙月刊,40,28-31。 田振榮(2001)。我國高職學校能源教育運作之探討。技術及職業雙月刊,62,5-8。 全國能源會議資料(2005)。能源政策與能源結構發展方向。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7)。基礎能源與替代能源科普化教材。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我國能源教育之發展(2008)。嘉義縣環境教育資訊網。2008年9月8日,取自http://env.cyc.edu.tw/files/index_show.php?id=173&prgid=100。 李雅如(1995)。高中教科書內能源教育之內容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徐昊杲(2001)。我國中等學校以下能源教育內涵架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2,9-11。 能源利用與永續發展何去何從(2009)。節能標章全球資訊網。2009年2月5日,取自http://www.energylabel.org.tw/news/expert/upt.asp?p0=2。 能源的原理(2008)。能源資訊園地。2008年8月8日,取自http://www.energyland.emsd.gov.hk/chi/index.htm。 能源的種類(2008)。能源教育資訊網。2008年8月7日,取自http://energy.ie.ntnu.edu.tw/know_2-1-1.asp 康國裕(1993)。全面推動及落實能源教育。能源季刊,23(3),1-8。 康國裕(2001)。落實能源教育的重要性。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2,2-4。 張家欽、劉世鈞、何緯倫(2005)淺談全球環境變遷與能源教育。國教之友,56(2),4-7。 莊文松(2007):國小教師能源認知與能源教學策略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許志義(1994)。論當前能源教育推展方向。能源季刊,24(1),1-7。 陳建州(2001)。高級職業學校教師能源認知、能源態度與能源教學策略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維新(2004)。能源概論。台北縣:高立圖書。 程金保、商育滿、胡開恵(2008)。能源教育大不同-以歐美為例探討國內外推行能源教育之差異。能源報導月刊,2008(5),32-33。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和李亦園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下冊(pp. 809-831)。台北市:東華書局。 楊惠貞(1993)。我國與美日能源教育課程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1992)。探索能源世界-高中職能源教育教材。台北: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1995)。國中能源教育輔助教材。台北: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經濟部能源局(2002)。加強中小學推動能源教育實施計畫。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經濟部能源局(2004a)。中華民國能源簡介。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經濟部能源局(2004b)。經濟部能源局九十三年年報。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經濟部能源局(2005)。經濟部能源局九十四年年報。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經濟部能源局(2007)。九十六年度能源科技研究發展計畫報告。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經濟部能源局(2008)。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台北:經濟部能源局。 廖芳玲、商育滿(2005)。人類生存的延續─體現能源教育本質。能源報導月刊,2005(9),8-10。 廖芳玲、程金保(2005)。鼓勵動態的行為實踐─國內能源教育推動概況。能源報導月刊,2005(9),5-7。 劉哲良、吳珮瑛、溫麗琪(2005)。台灣能源供需結構與能源相關環保議題之回顧與展望。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歐用生(2000)。內容分析。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下冊(pp. 229-234)。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鍾仁(1988)。科學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蔡信行(2004)。能源的概念與轉換。科學發展月刊,377,69-73。 蕭錫錡、鍾瑞國、黃文勇(1997)。國民中學融入式能源教材教學實驗之研究。能源季刊,27(2),129-136。 羅大涵(1983)。能源問題與能源教育。中學工藝教育,12(16),2-7。 羅文基、黃炯(2001)。生活科技(下)。台北:龍騰文化。 二、英文部分 Borkowski, J. D. (1987). The concept of energy, its structure and teaching strategy. In D. F. Kirwan (Ed.), Energy resource in science education(pp.3-8).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Duit, R (1984). Learning the energy conception in school: Empirical results from the Philippines and West Germany. Physics Education, 19, 59-66. Fowler, J. M. (1976). Energy education and the”wolf criers”. Social Education, 40(4), 251-256. Hafele, W. (1991). Keynote address: Energy, risk, and enviroment. Energy System and Policy, 15(4), 237-243. Hawaii State Dept. of Education. (198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upplementary instructional guide, energy use and the environment: Concepts and activities for the classroom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modul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15863). Houston, J.E. (1990). Thesaurus of ERIC descriptors. (12nd ed. ). Phoenix, Arizona: Oryx Press. Huis, C. V. ,& den Berg, E. V. (1993). Teaching energy: A systems approach. Physics Education, 28, 146-153. Indiana States Dept. of Commerce (1982). Lesson from an energy curriculum for the senior high grad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19268). Kuhn, D. J. (1988). Energy education: Preparing people for the future. Illionis-School-Journal, 67(3), 9-17.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381272). Petrock, E. M. (1981). The rise and fall of energy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10232).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1982).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nergy Education (K-12). Washington, D.C. : U.S. Dept. of Energy.
Date
2009Identifier
oai:localhost:392430000/1196http://ntuer.lib.ntue.edu.tw/handle/392430000/1196